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分别于3月10日、3月11日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京胜利闭幕。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碚区政协副主席、民革北碚区委会主委、学校副校长赵玉芳赴京履职,聚焦教育、科技、环境保护等领域积极建言献策,发出响亮“西大声音”,受到各级各类媒体广泛关注,部分报道节选如下:
对“国之大者”领会到位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看望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方向、凝聚力量,我们必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赵玉芳表示,要在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对“国之大者”领会到位,对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为贯彻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人民日报》2024年3月11日第6版)
深化科技、教育、人才体制改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教育力量
从实际出发,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在教育、科技和人才机制建设上持续发力,通过深化改革,形成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现代化创新体系,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教育力量。”赵玉芳说,将结合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优化材料和生物、人工智能等专业布局,加强生物育种、新材料、类脑研究等领域有组织科研,在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上多下功夫。
(《人民日报》2024年3月11日第8版)
优化学科专业,提高办学质量
中西部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事关教育强国建设。“要把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作为提升中西部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抓手。”赵玉芳建议,除了在政策保障和经费投入等“外源性”支持方面加大力度,更重要的是从“内源”上挖掘中西部高校办学优势,引导高校聚焦区域发展需求,调整办学思路方向,以“特色化”“差异化”办学导向提升“内核”实力。
“在‘内源性’提质增效方面,协调各方力量,‘群策群力’协同联动开展帮扶支持,也是近年来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路径。”赵玉芳建议,在加强东部地区高校对中西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在中西部地区培育一批“龙头”高校,充分发挥区域高水平大学的引领作用,汇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带动中西部高校集群发展。
(《中国教育报》2024年3月9日第3版)
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和区域教育合作,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在赵玉芳看来,新时代的教育对外开放,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和区域教育合作。“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多边教育行动,主动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变革和相关标准制定。另一方面,要主动搭建更加开放的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合作载体和平台,主动参与和主持更多国际重大合作项目,以应对人类共同的全球性挑战。”赵玉芳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才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赵玉芳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我国教育在“走出去”方面受到不少阻碍,如欧盟、美国等先后出台针对我国的诸多限制政策。她建议,要支持高等教育以中外合作办学、国际联合实验室等为平台,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支持职业教育与“出海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
(《中国教育报》2024年3月11日头版)
允许高职本科院校试点建设专业硕士学位点,畅通职普融通渠道
从政策上看,无论是高职专科毕业生还是高职本科毕业生,攻读研究生的道路一直都是畅通的。但执行过程中,由于职业教育本专科的课程设置等差异,学生考试并不占优势。
高职院校中,哪怕是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名单的“双高”院校,目前都没有设置研究生学位点。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我(赵玉芳)建议国家要允许达到一定条件的高职本科院校试点建设专业硕士学位点。很多学校可能暂时达不到设置条件,但在普通高校专业学位的招生中可以设置高职专项招生,类似少数民族骨干专项、士兵计划专项,设专项小范围试点。部分实践性强的专业,如汽车工程、电子类等,高职本科可以与其他本科院校合作,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高层次高水平实践创新人才。
(《中国科学报》2024年3月5日第4版)
立足人才典型特征,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培养AI时代创新人才
“我心目中的未来创新人才,应该在个性、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具有一些独有的特征。”赵玉芳说,个性的主要特点是好奇心强,思维方式表现为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以及远程连接的能力,而知识结构应该是专家型知识结构。
“AI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既要立足创新人才的典型特征,也要充分利用新技术的优势。”赵玉芳认为,未来,要从娃娃开始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在AI时代,一个有爱和好奇心的人,会借助人工智能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重庆日报》2024年3月9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