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统战风采 > 正文
助力脱贫攻坚 西南大学民主党派成员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0-12-14 19:06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南大学发挥农科和教育特色优势,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对口帮扶贫困地区,实施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取得突出成效。西南大学民主党派成员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积极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吹牛教授”让贫困县有了“牛”产业

几年前全县肉牛存栏量不到一百头的重庆市丰都县,现在却已经成为国家级出口牛肉质量安全示范区,恒都肉牛养殖规模已居亚洲第一。这一变化都源于民进荣昌区委副主委、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管委会主任、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左福元的推动。

左福元教授带领的肉牛科研团队从改良当地黄牛开始发展肉牛养殖产业,被当地人称为吹牛教授。目前,团队有30余人,涵盖产业相关的各个领域,入驻重庆市肉牛科技专家大院,围绕肉牛产业的各个方面进行科研攻关,提供科技服务,攻克了品种培育、养殖、牧草种植、饲料配制、粪污处理、疾病防控等系列科技难题。

历经十余年,左福元教授带领的团队筛选出适宜重庆及西南农区养殖的优良肉牛杂交组合,杂交肉牛平均胴体重达300公斤以上,比本地黄牛提高了3倍以上,通过屠宰、加工等技术将每头肉牛产值提升到三万元左右,相当于本地黄牛收入的4-5倍。该团队还为恒都公司设计规划了当时亚洲单体最大的万头肉牛育肥养殖场,研发了一系列对标国际的先进技术并进行了应用推广。

在科技带动下,全县2018年共2.1万农户通过养牛实现脱贫致富目标。左教授不是吹牛,是真牛! 现年48岁的张升鱼说,他从贷款养3头牛开始,现在已经建起了存栏近200头的肉牛养殖场,一年收益达几十万元。

魔芋变“魔棒”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

在西南大学定点帮扶的云南省昌宁县,民建会员、中国魔芋协会会长、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张盛林研究员将魔芋规模化种植作为产业扶贫的一项重点工作,帮助当地农户建立起了魔芋产业链。

张盛林研究员曾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他带领的魔芋科研团队获得的系列魔芋科研成果推动了我国魔芋产业的崛起,并促使魔芋产业发展成为了我国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张盛林充分利用魔芋研究中心和重庆西大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有资源,将研发与市场相结合,指导当地设立魔芋种植示范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带动当地政府产业结构升级和贫困户增收。

据了解,2020年,西大魔芋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就业、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分红等方式,带动各魔芋种植示范基地所在地近1200户贫困户增收。计划在2021年建起300亩的魔芋种植示范基地,将魔芋的种植、销售、收购结合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同时,张盛林研究员牵头开展魔芋产业发展和种植专题培训,培训村干部、规模魔芋种植户、产业示范户、魔芋加工业主、县乡农林口技术服务工作人员等1500多人,为加快昌宁魔芋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周五课堂、智慧农业成了教育扶贫金纽带

今年9月,丰都县三建乡的乡村学校里、田间地头上出现了一些新的身影。那是民盟西南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肖国强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开展周五课堂活动和农业农村信息化调研。

为探索教育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的长效机制,肖国强教授带领学院师生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在三建乡设立周五课堂,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实施教学活动,提升中小学学生、中小学教师、乡镇干部、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信息技术素养。

周五课堂开展的同时,肖国强教授带领教授团队对三建乡农业农村信息化进行了多次深入调研。针对如何实现农场作物偷盗预警”“上游河道泄洪如何及时预警下游居民”“冷水渔场如何智能控温等现实应用问题,教授们穿梭田间地头,考察环境、调研需求。后续将以重庆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程中心为依托,针对当地农业农村信息化需求,组织科研团队,对口开展智慧农业生产管理、智慧农场管理、智慧河流管理、智慧农户服务等方面的帮扶合作。

肖国强院长指出,学院将还将继续依托教职工服务队、金纽带活动平台和及时雨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在丰都县三建乡持续开展以教育扶贫、科技扶贫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并拟将周五课堂和智慧农业为依托的长效扶贫模式推广到云南昌宁等其他贫困地区,为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托举希望。